物流专题
物流的概念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3/3/11 14:02:00 来源: 浏览:1187 次我国是在80年代才接触“物流”这个概念的,此时的物流已被称为Logistics(译音:罗汁是的是),已经不是过去PD(Physical Distribution 中文:物理性流通)的概念了。Logistics的原意为“后勤”,这是二战期间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
(熊老师旁白:我们可以追根溯源美日经济强大的原因)根据日本物流管理协会的资料记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已基本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力大幅度上升。1955年成立了生产性本部,该团体为了改进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确保经济的顺畅运行和发展,组织了一个由伊泽道雄为团长的大型考察团,于1956年秋季考察了美国的物流。当时日本还没有“物流”这个词,代表团的名称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该代表团在美国期间,美国著名教授肯巴斯先生讲到,美国30年来国民经济之所以顺利发展,原因之一就是既重视生产效率又重视流通效率。
美国产业界真正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基本在1950年前后,在此之前一直只重视销售,仅把运输、保管、包装、装卸等物流活动作为销售的辅助性活动。日本流通技术考察团在美国还发现,原来日本被称为流通技术的运输、包装等活动,美国人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PD)。
日本考察团回国后便向政府提出了重视物流的建议,并在产业界掀起了PD启蒙运动。在日本能率协会内设立了PD研究会,邀请平原直先生(历任装卸研究所所长、日本装卸协会会长,被誉为日本“物流之父”)担任会长,每个月举办PD研讨会;在流通经济研究所,日本权威物流学者林周二教授等也组织起PD研究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启蒙教育活动。经过8年的努力,1964年日本政府终于开始对PD引起了关注。通产省几次邀请平原直先生去政府机关说明PD的重要性,为政府官员们讲课。
同年7月,通产省决定讨论物流预算案时,担心新闻媒体在报道中讲PD日本人听不懂,于是邀请平原直先生同内山九万先生(日本通运株式会社专务董事)商议。内山专务认为PD中的“P”,即Physical在这里并不是“物质”的意思,而是“物理”的意思,Distribution是“流通”的意思,所以应把PD译为“物理性流通”,但又觉得作为一个名词,“物理性流通”字数过多、过长,只好缩为“物的流通”。于是“物的流通”这一新词在全日本媒体上发表了。
后来把Logistics一词转用于物资的流通中,这时,物流就不单纯是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是“后勤保障系统”和“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熊老师旁白:这样说太啰嗦、太模糊,学生听了也一塌糊涂,该怎么说,用故事来说明,一个生动具体的事例比概念之间的文字游戏给学生的印象更深。什么事例,且在堂上分解。)
现代物流公司是在传统货物运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与传统道路货物运输有明显的不同,概括起来有“五性”:
方法/步骤
物流服务在计划安排上的灵活性。物流服务应有高度的计划性,但这种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或然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其本质要求是必须服从生产和销售的节奏,一旦节奏发生变化,再合理的计划也要不厌其烦地进行调整和补救。物流计划是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物流服务方案。(熊老师旁白:马死落地行,天无绝人路)
物流公司服务在营销上的创造性。物流要加强市场营销以争取用户,但这种营销不是简单的报价和签约,而是为用户设计一整套最优化、最经济的产品物流方案,因此营销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是否有一支既懂运输又精通生产、销售和财务管理的人才队伍,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应变和设计能力。对物流服务而言,不要指望向用户宣传有多好的仓库、车辆就拿到订单。(熊老师旁白:软件决定硬件)
物流服务在服务范围上的广延性。物流对客户服务应追求高质量的,质量有标准但没有极限。在服务过程中,凡是用户不满意的都是必须改进的,凡是用户需要的都是必须去做的。这些改进和附加的工作,往往会形成新的服务项目或服务产品,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更高的回报。(熊老师旁白:挨骂是有回报的)
物流服务在伙伴关系上的长期性。物流服务与运输明显的不同,在于其高度重视,审慎选择那些能长期合作的用户伙伴,这体现了一个物流企业的实力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同时这种实力还体现在与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伙伴关系是否巩固、网络化技术支撑是否强大,因此,具备多式联运功能是物流企业的必要条件。(熊老师旁白:单打独斗不能成大气候)
物流服务在时间上的刚性。物流的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分检、包装等是以生产企业的生产、销售计划为前提的,生产的精益化组织要求物流在时间上的精确化,因此产品实物流动快了慢了、接取送达早了晚了都是不合理的。物流管理与传统运输的最大区别在于全过程是否用精确的时间进行控制和组织,准时(Just- in-time)是物流服务的第一要求。
推荐新闻




川公网安备 51090302000120号